2020年至2022年,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.64亿元,上级补助资金79.62亿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.69亿元,其中用于农林水支出11.06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%。三年来,乌兰浩特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,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投入,强化资金保障。会同我市各职能部门积极落实各项助农惠民政策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,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。
一、仓廪实,天下安
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、提升资金11207.3万元,建设高标准农田1.96万亩,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41个;发放惠农惠民补贴74326万元,惠及59.6万人次,其中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2560万元,帮助846户农民购置农机具1598台;农业保险累计赔付4742万元,惠及农民4.1万户。进一步在改造农田设施、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下功夫,通过改善农民耕作条件,提高机械化运作水平,降低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耕作风险,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,做到守良田、施良技、育良种,实现粮食丰收、群众增收。一土一田,关乎农民生计;一餐一饭,关乎百姓幸福。
二、产业旺,乡村兴
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214.19万元,产业发展资金8589.34万元,建设乡村振兴项目168个。累计投入6803万元建设联村集体经济项目13个,辐射带动29个嘎查村,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02人,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,促进产业发展,三年累计实现脱贫人口(含监测对象)就业3029人次。累计新建、维修、升级道路8.8万米,农厕改造334个,建设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15个,为嘎查村集体累计增收131.64万元,实施美丽乡村项目7个,田园综合体项目1个。在基础设施完善、资源丰富的乡镇,实施乡村旅游建设项目,打造义勒力特花香小镇、稻田公园、高根营子神骏湾、小六队提升改造、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、葛根庙红色马镇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景区景点,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。立足特色资源,关注市场需求,发展产业融合,兴办乡村企业,促进乡村振兴,让农业更强、农村更美、农民更富。
三、文化活,百姓乐
累计投入建设文化活动室、文化广场、便民服务中心项目242.22万元。既为百姓提供活动场所,也丰富了嘎查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。乡村振兴用艺术塑造现代村庄风貌、激发乡村内在潜能,不仅实现了乡村文化振兴,也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。在尊重农民意愿、引导农民全程参与的基础上,提升乡村建设,把原生态乡土特点彰显出来,把文化元素融入进去,留住乡风乡韵乡愁,讲好乡村故事,彰显文化自信。
乡村振兴为嘎查村产业融合指引了方向,“一卡通”为千家万户提供了生活保障,惠民政策让百姓对美好生活心生向往,党的关怀为敢于拼搏的梦想保驾护航。三年来,乌兰浩特市在脱贫途中孜孜不倦,让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“踔厉向前”;在助农路上默默耕耘,为日新月异的乡村生活“锦上添花”。一枝一叶总关情,一点一滴映初心;一政一策感党恩,一心一意跟党走。